题目:原子尺度低维材料的拓扑结构解析与构筑
报告人:赵晓续 研究员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报告时间:2025年2月28日(周五)下午3:00
报告地点:超硬实验综合楼5楼A514会议室
摘要: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其灵活多样的成像方式、亚埃高空间分辨率,高能量分辨率和低电压材料损伤现已发展成为在原子尺度探索低维量子材料结构与局域谱学物性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然而低压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除被用来表征低维材料在原子维度的结构外,其在低维材料的原子级修饰与调控方面鲜有报道。通过控制电子束对单层二硒化钼的电离损伤,系统研究了Se缺陷的原子动力学行为,从点到面确认了多种缺陷的形成机理和动态过程,并在原子层级逐步制备出传统工艺难以制备的新型单层金属钼薄膜。通过在单层二维材料表面引入有机小分子,调控单层二维材料层间电荷转移,首次实现了单层二维材料中金属空位的原子级可控生长,为低维量子材料原子级的缺陷可控构筑提供重要理论和实验支持。通过进一步利用二维材料中不同堆垛结构的层间范德华力形成能差,率先结合原位加热和电子束辐照耦合大面积诱导MoSe2中孪晶界和倾斜晶界的定向迁移,实现了堆垛位错的选择性调控与修复;在MX3和自插层低维材料体系中,在原子尺度系统研究了堆垛结构对层间铁磁序的影响,实现了从反铁磁到亚铁磁到铁磁的可控调控。
报告人简介:赵晓续,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是使用高空间以及高能量分辨的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能量损失谱,在亚原子尺度解析和构筑低维量子材料,建立原子拓扑结构与物性之间的关联,并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实现对原子尺度电镜照片的智能清洗、分类与分析等,目前已在Nature, Nat. Nanotechnol., Nat. Mater., Nat. Syn. Nat. Commun.,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引用超过13,000次,h-index 63。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联合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大项目子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