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合作 -> 学术讲座 -> 正文

金刚石光、机电传感器件

发布时间:2025-08-04浏览次数:

报告人 顾克云 报告时间 2025年08月07日(周四)上午10:00

题目:金刚石光、机电传感器件

报告时间2025年08月07日(周四)上午10:00

腾讯会议:822-267-516

报告人:顾克云,上海大学&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NIMS)

个人简介:顾克云,目前在上海大学与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NIMS)攻读博士学位,博士研究课题是金刚石光、机电传感器件。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国家奖学金(2次)、政府和半导体企业奖学金(7次)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硕士)。已在国际权威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3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研究论文11篇、合作论文20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于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EEE MEMS、Carbon、Applied Physics Letters、Applied Surface Science、Vacuum、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等刊物。并多次在日本应用物理学会、日本金刚石会议、IEEE MEMS 及 NDNC 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作英文口头报告。

报告摘要:面向军民两用的重大需求,开发能够在极端环境中工作的耐辐照、小型化多波段(日盲深紫外-红外)光传感器至关重要。尽管金刚石日盲深紫外光传感器已有一定进展,但其光电响应度仍然偏低,且对外延层质量要求高,难以实现性能可调;目前红外光传感器虽可实现高分辨率检测,却依赖大型制冷系统抑制热噪声,体积庞大,且难以在高温极端环境中可靠工作。针对上述挑战,本报告将介绍顾克云及其团队如何通过表面态与深能级缺陷的协同作用,实现低压下超高增益(~107%)的金刚石日盲深紫外光电器件;并利用金刚石极低的热机噪声及金属/金刚石间的大声子失配特性,实现室温到高温(483K)环境下对飞瓦级(fW)红外信号的超高灵敏检测。最后,报告将展望金刚石等新型碳材料在光电及光机电传感器件领域的卓越性能及其在地面、海洋和空天等极端环境中的广阔应用前景。